扶桑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暑middot木槿夜合朝开秋露新 [复制链接]

1#

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说文》

木槿

诗/刘埠桅

是散落了凡尘的一隅

犹梦初醒

是隐在了繁花之后

悄然绽放

你是怎样的花

才活进了几千年的文人词话

阙阙风流总成痴

是伴着清晨的雾气

吐露芬芳

是浸着日暮时的风

唱罢收场

你是怎样的女子

才将这短暂的生命活成了诗

小心翼翼收容敛息

木槿绘/刘埠桅

临摹自年《柯蒂斯植物学杂志》插图

木槿绘/刘埠桅

12

半夏·木槿生

文/陈芳丹

已记不清我是如何与木槿结下不解之缘的,甚至在未曾目睹它之前,就已为之折服。木槿,读起来好听写起来也是那么美的两个字,怕是凝聚了先祖无数智慧造就而成的。它来得那么突然,是有一天无意中钻进我脑海的。此前不知有此花,更不知此花为何物。我想它定是谋划了多时,来安排我与它的相遇。让我一眼万年,再也不能忘。

木槿花开在仲夏,《礼记·月令》中有言: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夏天刚过去一半,伴着聒噪的蝉鸣声,那粉紫、粉白的花骨朵儿便争先恐后冒出来了。烈日下生长,*昏时凋零,不知晦朔,不见耿耿星河。短暂的一生坚持与光明为伴,黑夜再魅惑,也不能将它挽留。固执地认为,木槿花是属于夏天的,即使秋天它还在开放。因为它只在白天开得轰轰烈烈,那是夏天才有的躁动与激情。

从古至今,木槿花一直见诸于文人作品之中。见《诗经》里写“有女同车,颜如舜华”,便遥想那像木槿花一样美的女子该是如何的芳华绝代。摩诘诗云“山中习静观朝槿”,生活便当如此惬意。后来的文人们慨叹它的瞬息之华,喻之人心易变。“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花何罪之有?见着这样的诗句我实在为它不平。朝开暮落,向死而生,第二天木槿还是会迎着朝阳绽放。它并不曾改变,它有自己独特的坚持。

从与木槿花相知相识起,我们便不曾分离,即使不在身边,它也活在我的心里。未曾想到大学校园里竟有木槿花,操场旁,九龙湖畔……这一次,我终不负花期。每当夏至,如约而至的木槿花风姿绰约,而我会一如既往地当一个忠实的赏花人。

木槿绘/陈芳丹

槿花不见夕,

一日一回新

张娟

张爱玲写过一篇散文叫《有女同车》,题目来自诗经《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蕣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蕣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这首诗颇值得一提。民国诗人、出版家邵洵美名字就来自“彼美孟姜,洵美且都。”邵洵美表姐盛佩玉,意取“将翱将翔,佩玉琼琚”,邵洵美本名“云龙”,对表姐一见钟情,改名明志。出国赴英途中,每到一地,都会选购精美的明信片写上思念的短诗,寄给佩玉,他的诗集《天堂与五月》也是献给佩玉的。陈梦家说“洵美的诗是柔美的迷人的春三月的天气,艳丽如一个应该赞美的艳丽的女人(她有女人十全的美),只是那缱绻是十分可爱的。”正如这种缱绻的妩媚,《有女同车》中的“颜如舜华”,指的就是木槿。

在《诗经》中便可觅木槿芳踪,可见木槿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出现的很早,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拿木槿和美人类比。木槿在北方很常见,但是因为太寻常,所以都不曾在意。直至有一年在九龙湖北坡,开了一大片红花酢浆草,远看如同粉色的地毯,又人迹罕至,甚为惊喜。就在红地毯旁边,几株木槿,同样是粉色,如同皱纹纸的褶皱,在大片粉红的小花中,这几株木槿分外醒目。一下子看出了木槿的美,仿佛多年以后好友重逢,相遇的还是那个人,感动却不同。

木槿常见的有白色、红色和紫色,枝条比较柔软,常用在竹篱笆上。我小时候夏天常见路边的木槿花,缠缠绕绕。《红楼梦》中稻香村的茅屋外面,桑、榆、槿、拓,各色树稚新条,随着地形曲折,编就两溜青篱,也是木槿。

木槿花是可吃的,也是一种乡野之花。木槿属于锦葵科,这个科的其他植物我也很喜欢。秋葵做汤嫩滑,自带芡粉效果,玫瑰茄更是消暑佳品,煮水喝色泽暗红,酸甜可口,夏天我常配冰糖银耳做饮品,木槿作汤也是很滑腻清新。除了食用,木槿还是美容佳品,木槿的花叶含有皂苷可以起泡,古代民间用其泡水洗头洗澡。木槿虽有花中牡丹之誉,但是由于太常见,成为一种连接着日常生活的凡俗之花。白居易说:“凉风木槿篱,暮雨槐花枝”,也是一种家常的场景,觉得后面马上就会有炊烟升起,奶奶会喊着名字叫你回家吃饭,而饭桌上,可能正放着一盘槐花炒鸡蛋,一盘木槿竹笋汤。

木槿有单瓣有重瓣。重瓣的木槿在北方比较常见,就像大丽花,也是繁复富丽。其实蜀葵、牡丹、栀子、夹竹桃都是单瓣、重瓣都有,但我往往更喜欢单瓣。虽然明清以来,国人以富丽为美,但我却更喜欢单瓣的简洁清丽。还有个区别,就是复瓣不太容易凋落,单瓣却是朝生暮落。

单瓣的木槿其实是一种很傲娇的花,朝开暮落。《淮南子·时则训》曰:“木堇荣。”高诱注:“木堇,朝荣暮落,树高五六尺,其叶与安石榴相似也。”木槿古名“舜”,“舜”也即“瞬”,既开而落。屈原在《离骚》中曰:“朝饮木兰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种浪漫极致的表达,后世偏有欧阳修、王安石为“落英”争论不休。但其实木槿不同于令人伤感的零落之花,它和茶花一样,是整花凋落。所以又称朝开暮谢花。虽然每朵花只有一天生命,但是每天又都有新花绽放,日日不绝。所以,虽然花开短暂,却让人并无伤感之意。枝头也并无新花与枯萎的花并存,不会让人顿生萧瑟之意,所以就算是日出而开,日暮而息,也充满朝气,眼望明天,青春洋溢。

其实,很多花语都是人类自作多情,木槿只是自顾自开落,伤春悲秋的往往是附会的人类。

夏末蕊累累,

生意含晓露。

排版:王洪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