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日本,我们可能不由自主会联想到地域狭小、人口密集、富士山、樱花和寿司,我也一直很向往亲身体验这个兼具繁荣古代文化和发达现代文明的国度。虽然能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我们的近邻,但终究百闻不如一见。今年上半年国际腐殖质协会向全世界自然有机质相关专业学生发起旅行奖励(TravelAward)申请,我幸运地获得了资助并于今年9月11号到16号参加了在日本金泽市举办的国际腐殖质协会第18次会议,首次日本之行就此成行。
(头重脚轻的会场—金泽文化中心)
还没到达目的地东游之行就出现了点小插曲。由于飞机误点,原定晚上9点半到达的航班到了接近11点才到达大阪关西机场,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顺利赶上了最后一趟地铁。从地铁站出来后又走了快半个小时到达住所,这午夜时分与日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让我感触颇深。日本大部分国土地处山区,坡道尤多,漫步在大阪大学旁边的蜿蜒小道上,一阵阵蛐蛐儿声此起彼伏,不一会儿我们便走入了一段绿地环绕的地段。顿时一股清澈泥土固有的芳香扑面而来,这种纯净的感觉让我立刻联想到在华盛顿大学附近跑步时经常嗅到的气息,那是一种只有在低污染条件下放线菌群落才会带来的地球土壤的味道,加之午夜骤凉,清风习习,仿佛指数般扩大了这份芬芳,深吸几口气,仿佛已经听到肺在微笑,真叫一个爽。
翌日清晨出门,那明晃晃直射的阳光趁着瓦蓝瓦蓝的晴空一泻千里,空气清澈到仿佛没有杂质,让人睁不开眼,这是跟在国内晒太阳完全不同的体验。来到昨晚走过的绿地驻足一看,原来绿地有两大块齐整的稻田,很难想象在城市附近居然能有水稻种植。后面几天的行程中会经常发现稻田柔和地与周围绿色景致融为一体,田在景中,景在田上。
(稻花香里说丰年)
稻田的附近错落有致地种着几颗橙子树和无花果树,硕大的果实已悄然挂满枝头。乘上前往金泽的新干线随着列车行驶,所经之处尽数两种景观,山间的绿地和密集的房屋,几乎没有一块闲置或荒芜的土地。小山起起伏伏,竹林松柏郁郁葱葱,在大片大片的绿地上跳跃。经过小镇或者城市住宅区域时,能感受到日本密集的人口密度,小房子一个紧挨着一个,几乎没啥间隙,虽然形态不同,但所有小房子几乎一样高,整齐地铺向远方。偶尔的一处温泉招牌和远处雄伟佛像则诉说着岛国充沛的地热资源和传统的东方文化。
(人头攒动的金泽站)
金泽市是位于日本北路中部石川县的一座不大的城市,说城市不大都有抬举之嫌,东西各一条不宽的街道就构成了小城的主框架。住宿的地方位于东西向主路的最东边,前往会场都会经过号称金泽市民厨房的近江町市场。每日早晨各色海鲜、蔬菜水果、土特产品齐聚于此,商贩们热情地招呼着络绎不绝的顾客,带我们领略最接地气的日本市井文化。
(近江町市场一隅)
街道干净整洁,不宽的人行道甚至很难同时接纳相向而行的行人和自行车。陶艺DIY、文房四宝、美术工艺品、各色点心店错落有致地位于街道两旁,偶尔看到几个日本学生坐在陶艺店里仔细临摹老师的作品,在原本雪白的陶偶脸上种上喜怒哀乐。
(一顿日式料理)
小路上还有一座小巧的市媛神社,不懂具体供奉的是哪路神仙,但仿佛就立刻带人进入了犬夜叉亦或是宫崎骏漫画中那些古老时代。会议结束经过近江町时已没有了早晨的喧哗,但无论是菜贩摊位还是海鲜市场所在之处毫无垃圾和污水,更不用说干净整洁的街道坊间。10天会议下来虽然足迹踏遍各处,但鞋底依然白净如新,让人赞叹。
(身着旗袍的日本姑娘)
所住之处是一所青年旅社,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一楼是可以学习看书的咖啡厅,地下一楼是公用的厨房和盥洗室,既方便游人驻足又是访客会友好去处。在公共宿舍门口设置一排小箱子放鞋和旅店的拖鞋。早上起来恰巧看到服务生们打扫房间时还将每位顾客的拖鞋仔细擦拭,那种仔细程度绝对不亚于擦自己的鞋子。我依稀看到了这个民族对待任何事物的那种近乎执拗的执着和认真,这种踏实务实的工匠精神在近邻日本得到了更好的诠释。我们国家目前不论在经济实力和各项资金投入力度上绝对世界一流,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对待本职工作和专业的追求方面还有极大的提高空间。诚挚的努力和执着的态度是一个民族走向真正强大的必要源动力。对细节孜孜不倦的追求彰显这个民族深厚的内在力量。不论在旅店、会场还是麦当劳,垃圾分类绝对是中国人来到日本后必须耐心适应的一件事。旅店的三个垃圾桶分别用于装塑料、纸和瓶子;会场的休息处还会将易拉罐瓶子和塑料瓶分开;在麦当劳更是要将可乐的纸质杯子和塑料盖分开放入制定的垃圾箱。而且很难想象在日本街道居然看不到垃圾桶,手里拿个瓶子还要找到附近大商场中的指定垃圾点,对于我们来说这样未免太过繁琐,但细致的日本人能将垃圾分类做到极致,为之后的回收利用提供最好的先决条件,绝对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分别放置塑料、纸和瓶子的垃圾桶)
会议午休时我们见缝插针地欣赏了金泽市最著名的兼六园,此园与冈山的后乐园、水户的偕乐园并称日本三大名园并号称三大名园之首,岂有错过之理?园名源自宋代诗人李格非所著《洛阳名园记》,取其兼备宏大、幽邃、人力、沧古、水泉、眺望六胜之意。从真弓坂口进入园林,石子路两侧墨绿画布上布满青苔和古老蕨类植物,质朴归真,与苍劲的松柏融为一体,各色菌菇星星点点点缀其间。几株苍老强劲的古松,一弯潺潺环绕的清泉,几只肥硕悠闲的鲤鱼,三两禅意黯然的石塔,不多的元素轻易就能勾画出一幅日本园林独有的风情。
(琴柱灯笼和虹桥)
其中最有名的景点当属位于霞池的琴柱灯笼和虹桥,站在虹桥眺望,灯笼、蓬莱岛和内桥亭尽收眼底,构成了金泽独有的视觉名片。园中的根上松已岁月久远,多处枝丫已经有倾塌的危险,园丁们别出心裁地用颗颗笔直的木桩给予大树支撑,巨松伴随着园丁们注入其体内的新生命泰然地扎根于此,直到亘古。置身园中就仿佛松柏盆景中的山水、仙人、亭阁忽的变成现实,如果说苏州园林是景中借景、小家碧玉,那这日本园林的代表兼六园则更显苍劲有力、古朴悠远。
(与木桩融为一体的根上松)
王龙飞
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