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生八雅琴棋书画人常乐,诗酒花茶心自安 [复制链接]

1#

善琴者通达从容

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

善画者至善至美

善诗者韵至心声

善酒者情逢知己

善茶者陶冶情操

善花者品性怡然

繁忙的工作和琐碎的生活或许早已使你忘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固然豪爽,但终究还是要回到现实的一团乱麻中。

如何将生活抽丝剥茧,打几个结,编出一朵花来,这便是生活的诗意。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是古人的“人生八雅”,何为雅,“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习“雅”亦是修炼的过程,于普通人而言,不需精练通达,技艺高超,只求于其中修炼心性,陶冶情操。

这只是一颗引玉的小石头,带你走进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的美好世界,探寻诗意人生。

琴,弦底松风诉古今。红尘里,难觅一知音。

生活不是一场赛跑,生活是一场旅行,要懂得好好欣赏每一段的风景。给自己时间,不要焦急,一步一步来,一日一日过,不要急,请相信生命的韧性是惊人的。

人生如琴,同样的音符不同的节奏演绎不一样的舞曲,诠释不同生命的特色和风格迥异的人生。

《古琴之道》

老桐著

九州出版社

长按扫码看书

作者从正统的角度指出了“琴道”、“琴艺”、“琴品”、“琴德”、“琴技”间所存在的文化精神、思想内涵与单纯技艺的差异。从人文、物态规律进行审视,入情入理地指出了“清、微、澹、远”的鼓琴之道,在喧嚣繁闹的社会生活中,对调整人们身心安适所能起到的有益作用。通过对诸多琴学疑虑的回答,力求帮助读者从“道器”与“乐器”,琴道和技艺的细微处去比较、体味、领略“琴道”中所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内涵。全书行文质朴率真,字里行间每每可见撰者对琴道所爱之深,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之切,动情处赤心难得,憨直处坦荡可嘉!

《琴都流韵》

唐中六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长按扫码看书

本书为在成都举办的五年一度的国际琴会——“成都中国古琴艺术荟”中收集的相关论文、琴谱,琴会活动流程、节目单、活动和演出剧照,以及相关活动的媒体报道等,较全面地反映了古琴艺术目前在四川、在中国甚至在海外的发展状况,是古琴艺术一定阶段发展的记录,具有史料价值,同时对古琴艺术界从业人员及爱好者了解、学习古琴这门古老的精粹艺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棋,颠倒苍生亦是奇。黑白子,何必论高低。

上下五千年,中国是一个以“慢文化”著称的国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躬耕南山,采菊东篱;名仕风流,低吟浅唱;听花开花落,看云卷云舒……一直是先贤们为我们描绘的一种美好而轻松的生活状态。

棋,黑白分明乱里奇。人生如棋,落子无悔,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人生亦是如此,一步错,步步错。

《棋语》

储福金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长按扫码看书

本书是储福金的最新长篇,书名《棋语》,顾名思义,写的是围棋术语,共收录冲、星位、断、飞、

小尖、立、靠、点、引征、扑、跳、不应、借用、枷、弃子、渡过、形、收官、连,十九个棋语。

《棋语》牵连着棋人众生相。以北巷小王这个约棋者为引,谋篇布局地摆出了蒋冲、刘云、陶松、陈晓冬、常朔等一批性格迥异的棋人,看似有特定指向性的棋语表面上合着这些棋手的性格、命运,更暗寓了几十年间几代人承受的当代生活,我们能够看到的是现代的人生、现代的心理、现代的世风。人生与棋理,相互映射。立体的人世,没有人可以说能够找到合适的字眼一以概之。小说中看似直白简单的棋语篇名,往往被情节、走向和结局打破。这种立与破,似

一座迷宫,唯心智明朗者可以走出;似一壶佳酿,唯不贪杯者方可细品其层层韵味。最后,丰满的人性、

复杂的人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自然和社会的相通,便会在这些字眼的映射中展现出来。

《吴清源新传:一生一世一棋局》

王拥*著

中国商业出版社

长按扫码听书

《吴清源新传:一生一世一棋局》讲述,彼年于泱泱华夏大地,一位才情惊世的棋士悄然出生了。他*口之年随父学弈,志学之年东渡扶桑,而后直至其知天命之年,驰骋于十番棋擂台而未尝一败。在他看来,围棋不仅仅是一种竞技,像是一种艺术,一种哲学。终其一生他都贯彻着“恒常之心”,信奉着“中”的精神,并依靠一己之力,直接影响了日本棋坛十余年,开创了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时代。时人称其为“昭和棋圣”,这个人就是吴清源。而他傲然屹立的那个年代,被后人称作“吴清源时代”。

书,沉醉东风月下读。柴门闭,莫管客来无。

中国人的孔子、老子、陶渊明、王维和王冕、*公望以及近代文豪鲁迅都是慢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的“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以及“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人生如书,不同的书不同的内容,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写不尽人间百态,数不尽残峘断梦,庸碌白纸千张、罪恶馨竹难书、一颗丹心,流芳千古!

《中国书法常识》

潘伯鹰著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长按扫码看书

《中国书法常识》集中反映了潘伯鹰的书学主张。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和附录,上卷为作者的学书技巧,指导书法学习者如何入门,并罗列了学习书法的参考书;下卷为书法欣赏,作者对隶书及二王、颜柳等名家进行了点评。附录为作者的一些书法知识趣闻,是不可多得的一部中国书法入门书籍。

《图说汉字与书法》

段继魁著

新华出版社

长按扫码看书

本书将汉字的演变与中国的书法相结合,共分六个单元,38个章节,每个章节又分成识字篇和写字篇两大部分。识字篇主要以汉字偏旁部首为索引,选取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汉字,根据这些汉字的偏旁部首或字义将其分类编入《汉字的产生》《汉字与人体器官》《汉字与古代发明创造》《汉字与古代文化》《汉字与古代思想观》《汉字与动物》这六个单元之中。识字篇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论述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汉字的产生和演变过程。每个识字篇之后都安排了写字篇,写字篇是对识字篇的补充和巩固。全书以欧体楷书为实例,采用毛笔和硬笔对照练习的方式,通过对重点笔画和汉字的分析与指导,力图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可作为中小学生、有意学习汉字书法文化者的学习参考读物。

画,纤手松烟染素纱。盈盈写,茅舍两三家。

难道追求幸福生活的唯一方式就是拼命挣钱,就是把自己忙死吗?不是,于是回归传统,回归优雅,回归休闲品味,回归诗意一样的生活成为人们的一种渴望。

人生如画,每次落笔,亦如你人生的一步,无论对错难以更改。人生如画,画看色彩,人看智慧。色彩决定画的好坏,人的智慧决定一生的命运。

《中国画图鉴》

《中国画图鉴》编辑部著

陕西省师范大学出版社

长按扫码看书

《中国画图鉴》以极其方便的查阅形式,将你快速引入中国画“化境”之中,信手翻来,在透纸的典雅清香中,几千年的中国绘画尽览无余。充满灵性的毛墨,配以生动的解读图说和对每位画家简明的介绍,拉近你和千年国粹的距离,加深着你对每幅经典作品的认识和理解。这些传世之作不仅凝固了每位画家在其创作巅峰时的一闪灵光,而且忠实地记录下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的秦砖汉瓦、唐风宋雨、明月台票清风,让人从这一幅幅经典画作的古朴墨迹中,充分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画图鉴》为你量身定做中国画鉴赏的速成修养课程,无论是“元四家”,还是“南北宗”,都可变成你犀利的谈资,或锻炼你本已挑剔的艺术眼光。

《中国花鸟画、人物画经典案例解析》

蒋跃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

长按扫码看书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睿智的老师,会让人茅塞顿开;一本好书,令人终生受益。蒋跃编著的《中国花鸟画人物画经典案例解析》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借助百画百题,以一题一画、图文并茂的形式展开,力图使陈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并自成体系,难点、规律性、理论性与直观性并举,以便在实践中易记能用。对大家的学习,多少有些针对性。

诗,漱玉含芳锦绣辞。堪吟咏,佳句费寻思。

传统的中国文化倡导: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真正明白在快慢、张弛、疏密、得失、成败、忙闲之间的生活艺术,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取必然,顺其自然。

人生如诗,有韵律和节奏,有内在和衰亡。人生亦此从无知童年、青涩青年、老练中年、到智慧老年,阶段分明,感悟也不同。怎么去朗诵亦演唱,都需要自己去决定。

《人间词话》

王国维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长按扫码看书

作者从正统的角度指出了“琴道”、“琴艺”、“琴品”、“琴德”、“琴技”间所存在的文化精神、思想内涵与单纯技艺的差异。从人文、物态规律进行审视,入情入理地指出了“清、微、澹、远”的鼓琴之道,在喧嚣繁闹的社会生活中,对调整人们身心安适所能起到的有益作用。通过对诸多琴学疑虑的回答,力求帮助读者从“道器”与“乐器”,琴道和技艺的细微处去比较、体味、领略“琴道”中所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内涵。全书行文质朴率真,字里行间每每可见撰者对琴道所爱之深,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之切,动情处赤心难得,憨直处坦荡可嘉!

《千家诗》

曹寅著

东方出版社

长按扫码听书

《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订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清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1]它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

《千家诗》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非常广泛,影响也非常深远。千家诗为四卷本,共有诗人家,首诗。其中唐代65家,宋代53家,明代2家,无名氏2家。都是律诗和绝句。

酒,一杯魂消可忘忧。刘郎醉,美名博千秋。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说:“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

人生如酒,百味其中苦中有涩,酸中带甜,一半清醒一半醉,醉的是情怀,品的是人生!

《舌尖上的酒文化》

刘志强著

外文出版社

长按扫码看书

中国既是酒的故乡,也是酒人的乐土,更是酒文化的极盛地。酒在中国文化中拥有独特的历史地位。饮酒不仅满足口腹之欲,更是情感交融的需求。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数千年的酒文化,包括千载文明飘酒香——酒史、美酒入觥凝乐章——酒器、雅俗兼备飨与娱——酒礼与酒令、天有大道人有伦——酒祭与酒俗、觥筹交错宾客欢——酒宴集会、酾酒临江话青史——酒典与酒事等,追寻渊源,叙说历史,介绍各地特色酒,内容丰富,知识性强,很具可读性。

《醉里挑灯谈酒》

崔济哲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社

长按扫码看书

本书是一本散文集,共收录崔济哲先生二十余篇以“酒”为主题的散文随笔。

本书秉承作者一贯的写作风格,借一个“酒”字,实则聊的是历史和社会。全书是一部文人墨客、帝王百姓的饮酒话史,崔先生在书中大谈酒的源头、发展、趣闻、传说,实际上是在回味历史,剖析社会,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怀,也是对当下世象的感概,既展现出我国文化的深远流长,也道出了世界人民对美的追求的共性。

本书所收录的文章自一股磅礴气概,内容上深入挖掘中国酒文化,文字上将散文的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文章长短不一,随性而行,谈天说地,论古道今。几十年新闻行业从业经历,让崔先生的文字中独带一种细致和独到,一种敏锐和犀利,更有一种站高望远的眼界和胸怀,字里行间更透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文化根基。虽然崔先生并不创作小说,但他的散文通常带有小说质感,自由游弋在当下与过往之间,甚至给读者带来一种“穿越感”,能唤起读者对历史的崇敬和尊重。在当下鸡汤书、励志书、“新新散文”大行其道的局面下,崔先生的散文更显现出其视野宽广、内质深邃、文字优美。

花,四季常开竟芳华。千般秀,堪比女娇姱。

累积、沉淀、宁静观照,哪一样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我相信过于奔忙会使作家无法写作,音乐家无法谱曲,画家无法作画,学者无法著述。奔忙,使思想家变成名嘴,使名嘴变成娱乐家,使娱乐家变成聒噪小丑。闲暇、逗留,确实是创造力的有机土壤,不可或缺。”

人生如花,虽然短暂,但花开娇艳如夏花般灿烂,便是出色。繁荣落去,静如秋花,寂寂廖廖,那是一种生命的自然本真之美!

《瓶花谱瓶史》

张谦德袁宏道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长按扫码看书

江南园林中,追求清雅生活的文人雅士,常于厅堂、书斋插一瓶花,以求野趣诗意。《瓶花谱》与《瓶史》既是对明代之前插花艺术的总结,更是中国式文人插花的正宗。

《瓶花谱》为明代张谦德所作,是明代实枝插花的经典著作。全书分品瓶、品花、折枝、插贮、滋养、事宜、花忌、护瓶八个方面,详尽阐述自由式插花自然性灵、崇尚天然的韵味,以及追求原生天成之趣。

《瓶史》为明代袁宏道所作,是我国瓶花史上的奇葩之书。全书共十二篇,从鉴赏角度论述了花器选择、花材选用以及花艺插法等,是我国古代最具文人气质的一部插花专著。

插花为案头之物,无扦剔浇顿花木的繁杂劳苦,仅享赏咏之乐,取者不贪、遇者不争,可谓生活之美。

《问花寻草——花诗堂草木笔记》

卜白著

东方出版中心

长按扫码看书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花草部、果木部、菜蔬部。所描述的花草果木菜蔬多为寻常可见,却并非人人熟知。作者出身于植物学专业,又是笔触灵动烂漫的自由作家,本书既是对草木的科学观察,又是一次人与草木的通感与亲近,是当代中国自然文学的新成果。作者还是个富有个性的自由画家,全书配以余幅彩色插图,阅来趣味盎然。

茶,绿意萦心暂忘忧。芬芳冽,千里望清秋

人生如茶,刚开始总是苦的,但只会苦一阵子,久之便苦中回香;一如人生总是要经受挫败的磨难才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左边是心,右边是亡。人太忙了,心就死了。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人生八雅,让生活真正地慢下来,让我们认真地感受生活,享受生活!

《解码茶文化+》

陈栋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

长按扫码看书

自古以来,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文人墨客常以茶抒怀、寓理、明志。古人有“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的美言,近代也有“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品茶”的名句。小小一片茶叶,却蕴含着无尽的大智慧。

本书以茶文化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中外茶文化的发展历程,深入挖掘名人与茶的生动故事,积极探讨茶文化+品牌营销、人生智慧、素质涵养、做人品格、价值追求的深刻内涵及其融合互动。

一茶一人生,一人一世界。小茶叶蕴含大智慧,涵养大境界。城市因书香茶韵而靓丽厚重,因智慧创意而卓然于世。本书围绕茶叶文化、道艺、精神、感悟等主题,对品牌之道、智慧之道、涵养之道、致远之道进行了深入阐释和精彩解读。

《茶味初见》

静清和著

九州出版社

长按扫码看书

茶路无尽,他却似抛开了尘务,时刻在寻茶的“道”中漫游。西双版纳、武夷山、龙井,不同的季节,雨中、雪里,春日、秋阳,只见他初心不变地乐在其间。怀抱浪漫的茶人梦想,一步步在茶山行走。偶尔喝着他分享的茶,一瓯色味俱全的茶汤背后,芬芳的是茶人不变的初心和朴实执着的茶人本分。

将这些年的茶思茶语记录下来,直到终于化为这手头丰厚的文字,是一直坚持不懈的“又一杯茶”。“啜过始知真味永”茶路上遇到的人、遇到的事,又何尝不是一盏盏百味俱全的茶汤?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人生八大雅,是心灵对恬静最美好的向往。岁月静好,需要诗意地生活,透过八雅看人生,获得一份别样的释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