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学地理学视角下明代广西谪宦诗歌研究 [复制链接]

1#

01引言

文学地理学视角下的明代广西谪宦诗歌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书写。就自然景观书写而言,主要涉及对广西山水风光的描写和对广西瓜果及特色风物的叙述。

人文景观的书写则主要体现在对广西百姓苦难生活的描绘和对广西社会风俗文化的记载。

明代广西谪宦诗歌中的自然景观书写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广西形象,打破了以往对广西“蛮荒之地”的认识。

02对广西自然景观的书写

明代广西谪宦诗歌中的景观即文学景观,所谓文学景观就是指那些与文学密切相关的景观。正如曾大兴在《文学地理学概论》中所言:“文学景观就是具有文学属性和文学功能的自然或人文景观。”

就自然景观书写而言,明代广西谪宦诗歌中主要涉及对广西山水风光的描写以及对广西瓜果和特色风物的叙述。

广西地处岭南,其地势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地形,因此四周多高山,且气候湿润,孕育了众多的河流、溶洞等自然景观。

明代广西谪宦被贬谪广西之后,携侣出游,欣赏山水,并发出对广西山水的赞美与咏叹。如顾璘的《游通真岩,与数字商作思柳亭》。

对桂林灌阳县通真岩的描写该诗讲述了顾璘众人见到通真岩时的欣喜之情,均被其奇异之美所吸引,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通真岩之高耸。

赞叹其拥有千仞高的石壁,且山岩的高度直通云霄,与云气任意相接。此外,因环境原因形成的钟乳石,加上时间的积淀和地下水的影响。

出现了钟乳滴水之景象,诗中将其视为“玉髓堕滴”,完美地描写出了钟乳滴水之清净透彻,用“莲花抱烟长”形容钟乳石之状貌,说明其形之美。

“桂林山水甲天下”,韩愈曾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赞美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是广西的一张自然名片,明代解缙针对桂林之七星岩写了一首组诗,将七星岩的秀丽景色完美地融入自己的笔端。

以小见大,侧面反映了广西自然山峰的独特与奇异之美。“漓江倒影山如画,榕树交柯翠夹城”通过描写漓江倒影,既突出了漓江之清澈。

又反映了青山之秀美,唯有秀美青山才能在漓江中倒影如画,而“榕树夹城”则说明了桂林城中树木葱郁、绿树成荫,突出展现了桂林山水的协调统一,呈现出一派和谐秀美的山水景象。

03对广西瓜果及特色风物的叙述

广西气候温暖,水源充足,给瓜果及特色风物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且广西位于亚热带地区,瓜果种类丰富。

明代贬谪到广西的官员在自己的诗文作品中多次书写和赞美当地的瓜果及特色风物。广西具有丰富的水果种类,如波罗蜜、槟榔、黄皮果、橄榄、香蕉、荔枝、人面子、奶头果、九层皮等。

解缙曾在《龙州》中提及波罗蜜,称“波罗蜜树满城闉”,说明波罗蜜树在广西龙州种植之广、数量之多。均是董传策对广西瓜果的叙述。《噉王皮果》对黄皮果树的特征、繁茂以及黄皮果浓厚的香味进行了直接叙述。

《咏蕉子》前两句书写了香蕉的颜色及其绿枝叶的形状,其叶如风扇;后两句通过叙述香蕉的甜腻,赞誉它比蜂蜜还甜,并发出了虽贬谪他乡,但得一番享受的真率情怀。

《九层皮》一诗通过将九层皮果与栗子和红薯进行对比,指出栗子比不上它的味道香浓,红薯比不上它的奇特,此果的皮一层裹着一层,内里无核,果肉丰厚。除了瓜果,广西的花草也引起了明代广西谪宦的注意。

如桑悦的《咏佛桑花》佛桑花,一名扶桑花,又名福桑花,产于广西。

此诗书写了佛桑花之色重,其叶之深如云拥,其花蕊之雅致。反用佛教“三宿恋”之释义,赞誉佛桑花之好,让人流连赏玩,突出了佛桑花的特点以及作者对其的喜爱。此诗叙述了苍梧花开之时的绝美景象。

诗中指出苍梧花开破除了树林不欲以芳菲美景示人的吝啬态度,并将其描绘成粉蝶双翅扑成的彩斑,赞誉其香气弥漫整个天空,并夸赞苍梧花是那样的妍媚婀娜,仿佛是美人在比赛她们容颜的美丽。

除了对广西的花卉进行叙述,明代谪宦亦对草本植物展开了书写,如桑悦的《长命草》长命草,俗称不死草,诗中所述长命草在广西龙城。

诗人夸赞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在悬崖挂壁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仍能生长,且经常搬移它仍不枯槁。此外,诗中解释了长命草不像松柏一样在寒冬仍然可见的原因。

最后,赞誉长命草虽出身凡质,但却能净洗尘土,突出了长命草的奇异。除了上述花卉与植物,广西的美酒也是其风物鲜明特点之一。

如顾璘的《谢平乐张太守惠莲花酒》就发出了对广西平乐名酒之莲花酒的赞赏。

04对广西人文景观的书写

人文景观是相对于自然景观而言的关于人们日常社会生活的人文活动与现象。陶礼天在《略论文学地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这样说道:“我国‘景观’这个概念,在‘成词’前,是密切与风景的‘景’和观看的‘观’联系在一起的,汉语‘景观’一词,从开始就包含了‘观看’的意思。”

因此,映入谪宦眼中的广西社会生活状况亦成为了作品中人文景观书写的内容。而人文景观对于反映当地的民风民俗、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重要作用。

明代广西谪宦诗歌中对广西人文景观的书写主要包括对广西百姓苦难生活的描绘和对广西社会风俗文化的记载。

频繁的战争冲突、沉重的苛捐杂税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广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这种种生活迹顾璘初至全州时。

几名头发花白的老人用酒浆作礼迎接他,看见他们黑瘦的面容、踉跄的步伐,于是询问他们日常谋生的方法。

得到却是被兵荒所困,无所谋生的回答。老百姓最朴实的心愿只是希望州郡长官到来以后,能够帮助他们安定兵戈之乱,免除流离失所、死于沟壑的悲惨生活。

百姓的生活现状以及心愿突出了苦难的现实境遇给他们带来的惨痛,使得顾璘听闻老人诉说以后,不禁垂涕彷徨,感受到民间的疾苦。

此外,桑悦的《洛容道中》亦描绘了兵戈战乱给广西百姓生活带来的苦难现实。其三讲述了广西山高路远,盐路不通,僮族百姓腌制菜品时采用烧成灰的蕉叶来替代盐,这种土法腌制是僮族百姓独有的生活技能。

男女用于遮蔽风雨太阳的头饰有所不同,女性是平顶,四周下垂布幔,男性是雨笠顶上有红尖;此外还记载了当时地方剥削的一种形式,即收割下的稻穗,地主佃农各占一半,且收割稻穗直接用手,不用镰刀。

05结语

广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其民族众多,文化特色鲜明,地区风俗多样。明代广西谪宦诗歌中通过对广西人文景观的描写,向从未涉足过广西的中原读者介绍了当地的社会风俗文化,这在当时是一种共时的文献价值。

此外,还有历时文献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文化的传承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断层,使得古代文化保存不精,而诗史互证的方式可以让我们从诗歌中挖掘出对古代历史文化的记载。

明代广西谪宦诗歌中有着众多对广西僮族风俗的记载,能够为进一步探究广西民俗文化提供一定的文献史料。

另外,广西地处岭南,文化教育水平低下,中原的刑罚制度未能普及于此,此地的百姓深受当地盗匪、酷吏的剥削和压榨。

明代广西谪宦诗歌中留下了许多关于明代广西百姓苦难生活情况的珍贵史料,为了解明代广西的真实社会状况提供了一定的文献价值。

此外,诗歌中所蕴含的作者的人文情怀,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明代广西谪宦的真实心理状况,为认识其人提供了重要参考。

06参考文献

《文学地理学概论》

《粤西诗载校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